坚持党校姓党  为党立言发声

西安市委党校丁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发布时间:2024-07-30
  • 来源:西安日报
        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并指出,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西安作为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一是立足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夯实深度融合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西安高校、科研院所林立,科教资源雄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方面,要加强全市科教资源统筹协调,继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组建高质量科研团队,推进战略导向的原创性、基础性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要完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时代风尚;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薪酬体系,实施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增强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和信心。
        二是立足科技企业优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抓住深度融合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企业是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对接的重要环节。截至2023年底,西安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25万家、1.5万家,形成了创新创造的主力军。一方面,要构建大中小微科技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优化人才要素、创新要素的政策与环境,鼓励科技型骨干企业面向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资源、提供技术牵引和转化支持,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创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良好环境,助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激发涌现一批协同配套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支持等方式支持科技型骨干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促进大中小企业加强创新合作,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创新生态。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主导的需求驱动型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创新,面向产业需求、市场需要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三是立足科技成果优势,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畅通深度融合的路径。只有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使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才能体现出成果的实际价值,为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2023年,我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1.53件,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供了重要基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继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升专利申请质量。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加强各区县、开发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和力量配置,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属地责任。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和服务的全链条。还要继续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完善科研成果供需双向对接机制,促进政府支持的科技项目研发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以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重点提升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聚焦氢能、光子、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聚集区,加快构建具有西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网络编辑: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