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校姓党  为党立言发声

我市探索具有西安特色的农村改革新路径

抓产改促“三变” 活资源强产业

  • 发布时间:2017-12-21
  • 来源:西安日报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保障,土地是农村唯一的资源。2017年,一场以土地为根本的“三变”改革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热频词。以蓝田县董岭村为例,“三变”改革将村民利益捆绑在一起,也将民心汇聚在一起,促进了农村的长期繁荣稳定,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问题。以前农民拥有最好的土地资源,却是最贫困的人群,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转变,农民不再抱着金饭碗要饭,改革让他们利用土地获得了财产性收入,这也就从根源上解决了农村贫困问题。今年,我市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工作,进一步探索具有西安特色的农村改革新路径。

  凛冬已至,北方的农村既干燥又寒冷。而走进长安区的上王村,却能感受到一团改革激发的暖流,一场崭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开展,800多名农户捧着红灿灿的股权证,完成从“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转变,这里正在进行的改革,是我市470个“三变”改革试点村的一个缩影。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工作,今年以来,西安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要求,在系统学习借鉴贵州“三变”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好的做法“三变”改革与脱贫攻坚、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围绕“产业集约化、农民组织化、资产股份化、运行市场化、收益长效化”的要求,试点先行,大胆创新,强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探索形成了蓝田县董岭村等具有西安特色的改革新路径。

  学习经验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变”改革之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坚持高位认识,始终将“三变”改革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全力推进“三变”改革工作在我市全面展开。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强力推动,多次赴贵州等地学习“三变”改革经验,进一步落实省委领导“三变”改革要求,逐步推广蓝田董岭村改革经验,为全市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三变”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并要求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用好董岭村“三变”改革样板,与“三权”分置、农村金融改革等结合起来,强力推进全市“三变”改革工作,使西安成为先进市。

  4月份,市农林委组织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及开发区负责同志学习考察北京市、上海市、温州市等地市在政策制定、矛盾化解、工作程序、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全市涉农部门全面了解学习贵州“三变”改革经验和榆阳区赵家峁村“三变”经验。近期,又组织各涉农区县委分管领导、统筹办主任和项目负责人赴贵州、四川和浙江学习改革经验。市级有关部门和区县也积极响应号召,组织相关人员共300余人次,赴贵州和榆林赵家峁等地区学习,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三变”改革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步骤,为全市深化“三变”改革提供了强力支撑。

  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市农林委结合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全市“三变”改革工作方案,提出在每个涉贫区县选取5个以上村开展“三变”改革,为全市积累经验、探索路径。印发《西安市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起草了《西安市三权促三变实施方案》,制定了市级改革工作流程图、村级改革工作步骤图、清产核资工作流程和具体标准等配套文件,进一步明晰了改革工作思路和要求。

  试点先行打造西安改革模式

  据了解,此次改革在全市各区县、开发区确定了205个市级试点村开展集体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确定周至县尚村镇张屯村为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高陵区、蓝田县为市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区县。

  市农林委副主任任稳安表示,结合改革试点工作,我们提出了3条改革推进路径,指导基层开展改革工作。

  一是自我主导型路径。针对村“两委”班子坚强、产业前景较好、集体有一定积累、资源资产富集、“三变”改革积极性较高、自我发展意愿强烈的村,由村“两委”自我主导与外部市场对接,开展“三变”改革。

  二是企业助推型路径。针对大中型企业在某一地域内的投资开发意愿,由区县政府负责牵线、搭桥、洽谈,引导企业和地域内镇街、村庄结合项目开发由企业助推村庄进行“三变”改革。

  三是政府引领型路径。针对贫困村、空壳村、可变资源匮乏村、需要异地扶贫搬迁的村,由区县政府主导,结合发展规划、项目布局,整合财政资金,推动“三变”改革。

  同时,确保改革任务落实落细,见到实效,市农林委建立健全了四项工作机制,加强了组织领导,夯实了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了督导推进工作的具体细则,强化了信息沟通和交流,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截至目前,全市205个市级改革试点村、277个区县级改革试点村,累计完成清产核资847个村(包含蓝田整县推进的508个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322个村,完成股权量化设置198个村,颁发集体经济合作社组织登记证书196本,整体改革试点工作推进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

  目前,结合我市改革探索实践及外地市经验,已初步形成9种“三变”改革的模式。

  一是按照四化同步发展理念,结合移民搬迁、城乡统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实行“三变”+移民搬迁+扶贫+乡村旅游改革模式,打造了蓝田簸箕掌村等典型村;

  二是依托村域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区位优势等资源,实行“三变”+乡村旅游模式,打造了长安上王村等典型村。

  三是整合各类财政资金投入到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发展产业的原始资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行“三变”+项目引导支持模式,打造了高陵周家村等典型村;

  四是增强扶贫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三变”搭建的股权平台,把贫困群众与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有机连接起来,实行“三变”+扶贫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打造了临潼门岩村等典型村;

  五是发挥龙头企业优势,与“三变”改革村优势产业及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有机结合,实行“三变”+龙头企业+优势产业改革模式,打造了鄠邑区胡家庄等典型村;

  六是以城中村改革为契机,通过明晰产权,股份到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实行“三变”+城改带动模式,打造了沣东新城和平村等典型村。

  七是整合挖掘区域内人文历史、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特色产业、土地林地等资源,与开发主体进行股份合作,推行“三变”+特色小镇改革模式;

  八是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引领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树立文明乡风、提升村民素质、加强村级治理管理作为重点,推行“三变”+党建改革模式。

  九是采取打破空间制约理念,引导贫困村集体,在商业发达、物流交通便利区域购买门面、商铺等固定资产,用于出租或经营,推行“三变”+异地置业改革模式。

  据悉,通过九种模式典型村的示范引领,进一步丰富了全市“三变”改革形式和内容,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了产业发展,实现了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增加“双赢”。特别是蓝田县董岭村、簸箕掌村的改革经验,得到了广泛认可,为全省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聚焦扶贫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记者了解到,西安市坚持将“三变”改革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优先将有条件的贫困村纳入改革试点,目前全市共有83个贫困村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占全市试点村1/5左右。通过“三变”改革,进一步活化了贫困村资源资产,提升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水平,增强了产业发展实力,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以联村党委推动跨区域“三变”改革。

  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同、取长补短、做大做强”的原则,有效整合周至竹峪镇的张龙村、丹阳村、鸭沟岭村等7个贫困村的各类资源,成立了竹峪镇丹阳联村党委,由浙江省余姚市农林局到周至挂职的王乃祝同志担任党委书记,班子成员由联建村党支部书记组成,统筹协调7个联建村党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三变改革和经济发展工作。联村党委积极引导有苗木的农户和有土地要发展苗木的贫困户,以入股的形式发展早樱、桂花、金叶榆精品苗木花卉3850亩。组织联建村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吸引浙江企业投资联村地域内的全域旅游,开发地下水资源,做大做强“龙阳沟”苗木、旅游、饮品产业品牌,为联建村脱贫、群众致富奠定基础。农户加入集体经济组织后可得到土地流转费、合作社分红、务工劳务报酬等三项收入,预计每户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联村党委的成立使“小组织”变成了“大党委”、“小机制”变成了“大联动”、“小产业”变成了“大基地”,充分发挥联村党委统筹发展、整合资源、激活要素等作用,推动了农村产业优化布局和资源合理配置。增设贫困股权惠及贫困群众。

  在高陵区耿镇周家村,股权设置中,整合了各方面资金和资源1400万元,量化成14万股(每股100元)。划分成土地股、人口股、资金股、扶贫股,分配给2860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特设的扶贫股,是在人口股配置时留取一定数额的股份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中的贫困股民。持股人只享受与分红,不能通过任何程序将此股归私人所有。此外,临潼区门岩村在改革中,由帮扶单位联系爱心企业-真爱集团,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真爱集团+门岩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形式,帮助门岩村发展产业。同时,由真爱集团拿出30万,对15个贫困户进行平均股份量化,整体运营按照股份合作制模式操作,收益按股分红。

  搭建平台汇集力量支持改革

  按照“市级统一建设服务中心,区(县)有实体交易场所、镇(街)有服务站、村有联络点”(简称“一建三有”)的模式,市农林委积极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四级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组建成立了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和阎良、临潼、长安、高陵、周至5个区县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已基本落实到位。12月初,市农林委协调编制部门完成了雁塔区、灞桥区、未央区、蓝田县、鄠邑区机构批复工作。高陵区、鄠邑区、长安区、周至县、临潼区产权交易中心已投入运行并开展交易活动,累积办理流转土地14宗,价值评估29宗,抵押贷款21宗。高陵作为全国试点,开发了农村产权网上流转交易系统和微信公众平台,9月8日,通过网络拍卖,将通远街道大夫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228.75亩土地(含附着物)12年的经营权进行流转交易,实现了农村资源资产网上公开、公平交易,进一步提升和显现农村资产价值。

  与此同时,以高陵国家农村改革试点为依托,积极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引导金融资金参与“三变”改革,市区两级共同出资5500万元在高陵设立农村产权抵押担保基金和风险防范基金,吸引信用联社、村镇银行、邮储银行、长安银行和农业银行5家金融机构参与试点工作,累计向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抵押贷款达2.2亿元。今年,市级财政又专项列出1500万元,鼓励支持区县设立农业融资担保基金,目前各涉农区县正在依托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积极筹建区县担保机构和基金。

  据了解,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结合全市幸福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以“三变”改革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重点,市级财政累计投入6135万元,注入到37个试点村集体经济组织,并股份量化到户到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农村改革试点示范项目为引领,市级财政累计550万元支持55个试点村改革,有力撬动了集体资金、农民自筹资金、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参与“三变”改革,实现了资金变股金,增强了集体经济发展实力。

  建立机制积极防范改革风险

  市农林委主任冯慧武表示,“三变”改革需要提前进行风险防控,我们在开展多权同确的同时,更要保障集体资产完整。在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市农林委要求在试点村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四荒”地使用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同时,严格清产核资工作,对没有登记入账或者核算不准确、长期借出或违法租赁、转让等问题,由村委会牵头,尽量清理收回。一次性将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盘点清楚,整体纳入村集体经济组织,保障了村集体和群众权益的完整性,增加“三变”改革可变资源。

  在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借鉴外地市和蓝田董岭村改革经验,建立起了双层经营模式,确保资产保值增值,采用集体经济组织+市场运营公司的方式,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第一层,承担村集体资产管理运营且不能破产。股东仅为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成员,体现社区属性和全员参与性,不吸纳外部人员和资本介入。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全体成员,以村集体经济的资源资产与外部市场主体对接,成立第二层市场运营公司,因地制宜,发展各类产业,并按股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样既可有效规避外部人员和资本稀释、侵占、控制集体经济资源资产,也可发挥公司运作的机制灵活性,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全体成员共享发展成果。

  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蓝田董岭村经验,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提取公积金,建立以发展保障(村上或村民用公积金股权抵押贷款与社会资本合作或创业)和社会保障(银行理财收益用于村民福利或扩大公益金)为重点的双保障机制,将群众长久利益与现实利益有机结合,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让全体村民能够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收入。

[网络编辑:蔡慧]